采购
产品
供应
企业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5年1-2月我国热系板材共出口1091万吨,环比降9.06%,同比1.57%。总体来看,我国热系板材自去年开始出口量持续处于高位,四季度更是连破单月出口量新高,在内需弱势的情况下,2025年能否再次扛起大旗,接下来笔者将通过海内外市场需求、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以及全球贸易政策等方面进行剖析。
二、钢铁板材分品种进出口情况
1. 热轧板卷
从热轧板卷进出口情况来看,2025年1-2月我国共出口热卷348.6万吨,环比降8.58%,同比降24.28%;共进口18.03万吨,环比降1.48%;同比降10.27%。从数据来看,我国今年年初热卷进出口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近期海外反倾销政策频出,对我国钢材出口有一定程度抑制。
2.中厚板
从中厚板进出口情况来看,2025年1-2月我国共出口中板155.77万吨,环比降16.86%,同比增12.07%;共进口17.48万吨,环比降16.59%;同比降22.18%。中厚板进出口情况较热卷稍好,主要原因由于中板实际需求较好,且韧性较足,即使进口成本增加,海外买家进口量没有出现明显降低。
三、目前我国钢材出口面临哪些挑战
1.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2024年开始,海外对我国反倾销调查频发,2024年我国钢材出口遭遇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41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案件占比高达85%以上,主要涉及欧美、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例如,美国、欧盟对我国汽车用钢加征关税,越南、韩国针对我国热系板材反倾销关税等一系列措施。
2.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
我国钢材出口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占比60%-70%),其中东南亚占30%。过于集中的市场导致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利润被压缩,尽管中东、非洲、美洲等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较快(如印度、巴西需求增速达5%-8%),但我国对这些区域的出口占比仍较低,未能有效分散风险。
3.全球供需格局变化
全球钢铁产能明显过剩,2025年全球铁矿石供应宽松(产量预计超26亿吨),原料价格走低(铁矿石均价或跌至95美元/吨),但成品材需求疲软导致国际钢价承压,削弱我国出口价格优势。同时,部分国家通过本地化生产替代进口(如东南亚国家扩大自建钢厂),我国需从单纯出口转向“产能出海”,但全球化布局仍处于初级阶段。
4. 海内外价差
从海内外价差情况来看,热卷海内外价差在50-70美元/吨左右时,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在全球市场较大,这也可以侧面证实为何我国钢材出口自2023年开始增量,2024年总出口量突破一亿吨。由于近期海外对我国贸易保护措施频发以及部分地区出口紧缩等影响,导致海外买家进口成本提升15%-20%左右,导致近期我国钢材出口遇阻,询单量也进一步缩减。
四、2025年我国钢材出口情况预测
2024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达1.11亿吨,同比增长22.7%。但受贸易摩擦加剧、海外需求疲软及高基数影响,尽管近期仍有价格优势以及海外需求缺口支撑,但2025年出口量或将收到一定阻碍,预计回落至8000万-1亿吨区间,同比由升转降。
五、总结
2025年我国钢材出口面临多重压力,预计增速将明显放缓。据海关数据,1-2月热系板材出口1091万吨,环比降9.06%,其中热轧板卷出口量同比骤降24.28%,中厚板虽同比增12.07%但环比亦降16.86%,反映海外反倾销政策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凸显。
当前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2024年遭遇18个国家和地区的41起贸易救济调查,欧美对汽车钢加税、东南亚对热系板材反倾销等措施频出;二是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亚洲(占60%-70%),在东南亚价格战激烈的背景下,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不足;三是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与铁矿石价格下行(预计2025年跌至95美元/吨)挤压利润空间,叠加东南亚本地化生产替代进口趋势;四是贸易壁垒导致海外进口成本上升15%-20%,削弱我国50-70美元/吨的价差优势。尽管2024年出口量达1.11亿吨创历史新高,但预计2025年将回落至8000万-1亿吨区间,同比由增转降,亟需通过"产能出海"战略以及间接出口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以突破困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